2025年10月18日,上交大董浩云智能管理与物流研究院(中美物流研究院)迎来建院二十周年纪念日,系列学术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。安徽省数智供应链重点实验室(以下简称“实验室”)主任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余玉刚教授受邀参会,并做《考虑现场实验的创新物流研究》主旨报告,分享实验室在创新物流领域的创新研究与实践成果。
报告中,余玉刚教授聚焦“考虑现场实验的物流创新研究”核心主题,指出传统数据驱动研究在时间与空间泛化能力上的不足,提出“统计学习+优化+现场实验”的创新研究范式。他以实验室与多个企业的合作案例为切入点,详细介绍了该范式的实践路径:从企业调研凝练问题,到历史数据收集与案例复现,再到理论模型构建与算法优化,最终通过现场实验校正与软件封装推广,形成“产学研用”闭环。
其中,针对物流平台异常订单识别难题,实验室提出的“AI模块+规则模块”双系统检测方案,在企业30天现场实验中实现93%召回率,同时降低超一倍的误报概率;四向穿梭车调度算法则将仓库运作效率显著提升。此外,余玉刚教授还分享了基于微信扫码数据的全供应链库存优化策略,该策略通过创新算法,降低了供应链库存成本,为破解“牛鞭效应”提供新路径。
此次报告不仅展现了实验室在数智化、绿色化供应链领域的技术突破,也为中美物流领域专家学者搭建了交流桥梁。未来,实验室将持续深化“顶天立地”研究理念,推动更多数智供应链成果落地,助力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上海交通大学中美物流研究院
研究院于2005年10月由上海交大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联合设立,属校级学科交叉平台,获中外多方机构支持。研究院聚焦智慧物流、智能制造管理等领域,整合多学科优势,承担多项国家级项目,推动产学研融合与国际交流,同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,是物流领域重要学术阵地。